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關帝文化

金榜山上: 有一群先知先覺的年輕人

2023-11-08

     

世界關公文化網消息: 在臺灣海峽西岸的福建廈門島上,有座金榜山,一群先知先覺的年輕人,10多年來在這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層民眾做善事,在海峽兩岸聲名鵲起。

聽,他們恭恭敬敬地肅立在關帝聖像前,正在集體吟誦關帝經文:“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愧,可立於天地之間,若不盡忠孝節義等事,身雖在世,其心已死,是謂偷生,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無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朗朗經文,字字珠璣,浩然正氣,鏗鏘有力。

 

1 廈門金榜山上,關公會義工展示朱正明作品《中華關帝圖》。中左為楊富翔會長,中右為朱正明先生.jpg

廈門金榜山上,關公會義工展示朱正明作品《中華關帝圖》。中左為楊富翔會長,中右為朱正明先生

 

2 金榜山巒,行走在石板古道,圍坐在石桌石凳,講述著閩南古厝的故事…….jpg

金榜山巒,行走在石板古道,圍坐在石桌石凳,講述著閩南古厝的故事……

 

3 在廈門大學圖書館,關公會義工向圖書館贈送朱正明先生的關帝文化專著《走遍天涯訪關公》《中華關帝走進地球三極》《五洲關帝圖》.jpg

在廈門大學圖書館,關公會義工向圖書館贈送朱正明先生的關帝文化專著《走遍天涯訪關公》《中華關帝走進地球三極》《五洲關帝圖》


4 在金榜山獅子山巔,關公會義工展示《五洲關帝圖》.jpg

在金榜山獅子山巔,關公會義工展示《五洲關帝圖》

 

這群年輕人自籌8000多萬元,收集保護閩南古建築。聽說哪里有古厝要拆除,他們就趕過去,把石條石柱石凳清理出來,買回去,存放在金榜山上。廈門關公會楊富翔會長說,“總有一天,這些石條石柱又會撐起一座座古色古香的閩南古建築群!”     

時機真的來了。金榜山陽光佳日養老院院長柯程洪,20多年前就在金榜山公園承租200多畝山地開發果園。關公會與陽光佳日養老院共同籌備10年,預估投入10億人民幣,打造沉浸式觀光果樹園林造景,在自然風光中尋味“閩南印象”,共建忠孝精神家園。

金榜山巒將重現閩南古厝村落,延續明清石板古道,打造二十四孝道傳統文化長廊,以及供遊覽休憩的古石亭。這些石亭,有頌揚關帝精神的“忠義亭”、“誠信亭”,有讓海峽兩岸和世界五大洲都感覺親切的“臺北亭”“高雄亭”“日月潭亭”“紐約亭”“三藩市亭”“巴拿馬亭”“麻六甲亭”“新加坡亭”“曼谷亭”“毛里求斯亭”“墨爾本亭”等等,亭內,有遊客休息的石凳石桌,有亭名所在地關帝殿堂供奉的關公像,還有這個國家和地區的簡要介紹…… 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初具規模,古石條砌成的石階古厝,古厝旁的清徹淨水中自由嬉戲的金色魚兒,魚池旁舒適的石桌和柔軟的藤條躺椅,還有閩南特有的點心香茗,是登山者休息的絕好去處。攀登金榜山,能讓您領略到五大洲的關帝文化風情。站在獅子山頭,您還能居高臨下,俯瞰美麗的廈門島高樓林立,更有山巒溝壑間的松柏流雲。


5 廈門迎仙樓關公會館供奉的關帝聖像.jpg

廈門迎仙樓關公會館供奉的關帝聖像


6在金榜山獅子山巔鳥瞰廈門島.jpg

在金榜山獅子山巔鳥瞰廈門島

 

7 循石條登山步道攀登金榜山,野趣盎然.jpg

循石條登山步道攀登金榜山,野趣盎然


8 金榜山上,青松,金魚奇石相映成趣.jpg

金榜山上,青松,金魚奇石相映成趣

 

9 廈門關公會楊富翔會長向遊人講述金榜山的故事.jpg

廈門關公會楊富翔會長向遊人講述金榜山的故事


9 在廈門海濱,關公會義工們向臺灣金門島揮手致意.jpg

在廈門海濱,關公會義工們向臺灣金門島揮手致意

 

在弘揚關公文化的同時,楊富翔會長還擅長姓名學和東方環境美學,為關公信眾授業解惑。大家聽楊會長講關公故事,和楊會長一起朝拜關公,用關帝精神的正心正念引導大家。廈門關公會館的每一位會員,都有關公臉譜圖騰。這臉譜大有玄機,週邊一筆是條龍,代表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裏面關公臉譜,陰陽五行八卦都融合其中。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同宗共祖,關帝信仰,關公圖騰,讓海峽兩岸的信眾心靠得更近了。這些年,廈門迎仙樓關公會館已成為海峽兩岸關帝文化交流的橋頭堡,連接著閩臺情緣。

也許是這幫年輕人的願力,感動了關帝爺。與此同時,北京傳來了讓人振奮的好消息。2023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重頭檔,強調把福建作為臺灣同胞登陸的第一家園,讓“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的氛圍更加濃厚。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創新發展,打造更多文化產業合作平臺,打造兩岸文化交流中心…… 尋根廈門,打造閩南印象,共推一帶一路文化自信。廈門關公會義工束杭遙說,“關公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需要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弘揚繼承。廈門迎仙樓天然關公文化同心會,正是這樣一個優秀卓越的團隊。每一位義工每時每刻都在盡心盡責發揮自己的特長,為關公文化奉獻出自己最大的力量!”看到這樣一群蓬勃向善的年輕人,我們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廈門年輕一代文化力量正在崛起,廈門的明天會更加美好。(文圖/ 朱俊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