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關帝文化

五月十三: 神州大地忠義呼喚此起彼伏

2023-07-03


世界關公文化網消息: 6月30日(農曆五月十三)前後,中國大陸各地祭拜關帝此起彼伏,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世界關公文化網特捧出幾朵耀眼的浪花,獻給海內外各界朋友。

 

1.jpg

2.jpg

福建東山,1600多位兩岸信眾共祭關帝爺


6月30日,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第三十二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本次活動由漳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世界各地關帝信眾、企業家、藝術家等各界人士1600餘人齊聚東山島共襄盛典,舉行莊重祭祀慶典祭拜關帝。

“一座關帝廟,悠悠兩岸情。”中國國民黨中常委秘書長、臺灣青年菁英協會理事長謝坤宏在致辭時動情地說,關公的“仁義禮智信”精神,是兩岸民眾共同的信仰和精神紐帶,疫情三年阻隔線下交流,但阻隔不了血脈親情和兩岸共同信仰,兩岸透過雲端保持良好互動。謝坤宏表示此行他深感要“法古今完人,養天地之正氣”,讓關帝精神共佑兩岸同胞。

臺灣中華關帝弘道協會總會長吳光雄等人分享對關帝文化的理解: “東山關帝廟是臺灣眾多關帝廟的香緣祖廟,明清時期,漳州先民將東山關帝廟香火傳到臺灣,至今已經三四百年的歷史,兩岸關帝信仰同根同源。”

此次活動還吸引不少海外信眾參會。馬來西亞關公文化推廣中心會長孫艪華透露,有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等地數十位關公信眾前來參會,“關公的正義和正氣將海外華人團結凝聚在一起。”

“關帝文化從這裏走向臺灣、走向世界。”東山縣委書記、縣長何靄在致辭時表示,東山將以關帝文化旅遊節為契機,全面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並朝著國際旅遊島的目標加快邁進。

當天,作為節慶活動重頭戲之一的東山關帝文化紀錄片發佈先導片,主創人員誠邀臺灣同胞共同完成紀錄片拍攝。該紀錄片《跨越海峽的香緣》將於今年9月份上線。此次活動除開幕式外,還舉行關帝文化學術研討會、民俗文化踩街、書畫作品展等十五項活動。

 

3.jpg

4.jpg

山西太原,關帝殿堂展示萬裏茶道系列民俗


“忠義關公,萬裏茶道”關公民俗節日系列文化活動,6月29日至7月2日在太原大關帝廟舉辦。此次活動由太原市文物局主辦,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關帝廟博物館承辦,通過民俗文化傳承,展現關公文化、茶道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武禮表演氣勢恢宏、充滿力量,以演武、軍陣的演出形式,展示中國傳統武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與太原大關帝廟的“武廟”之稱遙相呼應。其所承載的“武文化”也是關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後,古禮祈福活動開啟,在軍禮和吉禮的展示中,融入傳統文化中的茶酒文化,以禮樂大典這種傳統儀式來敬關公、思關聖,傳承關公忠義精神,以此弘揚新時代的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新城市的精神文明特色。

以晉商為開拓者和主力軍的“萬裏茶道”,是歐亞大陸上興起的一條新的國際商路,明清時期,伴隨著晉商足跡遠行,關公文化也成為晉商的商幫文化。太原大關帝廟作為太原地區“萬裏茶道”遺產提名點,講述著太原歷史、關公文化、茶道文化和晉商文化的故事。

現場,有序陳列著“萬裏茶道”上以武夷山、羊樓洞、太原等城市為代表節點的茶文化展示;舞臺中間,茶舞表演將茶文化與舞蹈文化融為一體,演繹“萬裏茶道”上的茶文化,兼具觀賞性和娛樂性。

此外,活動還特邀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晉劇名家武淩雲等進行《千秋關聖》現場表演。

 

5.jpg

6.jpg

福建泉州,中國大陸五大關帝廟負責人聚首,解州關帝廟“朝聖之旅”首發團抵達通淮關嶽廟。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關公文化,探尋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湖北當陽關陵、福建東山銅陵關帝廟、福建通淮關嶽廟的文化底蘊,深入挖掘關公“忠義仁勇禮智信”精神,6月25日上午,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所長、關公文化研究院院長傅文元帶隊58人的中國大陸“五大關廟朝聖之旅”首發團抵達通淮關嶽廟,拜謁關帝,同關嶽廟共同探討關公文化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之路。關嶽廟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瑞獅迎賓、鑼鼓喧天、儀仗禮請朝聖團入廟敬拜。

6月28日上午,泉州通淮關嶽廟董事會隆重舉行紀念關聖夫子誕辰1863周年慶典活動。慶典活動由泉州市鯉城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張晞主持。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泉州鯉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莊垂生;鯉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志雄;鯉城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振法;鯉城區委常委陳穎;鯉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永生;鯉城區政協副主席郭瑜;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長、關公文化研究院院長傅文元;運城關帝祖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韓建宏董事長;洛陽關林管理處李春敏處長;當陽市關陵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潔主任;福建東山關帝廟原副主委餘添生;臺灣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吳光雄總會長及夫人蔡良雲總執行長;還有來自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以及全國各地的關公文化社團和文旅界的貴賓及朋友。

泉州市鯉城區委統戰部部長吳振法在開幕致詞中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關公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們紀念關公誕辰1863周年,證明了關公精神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千百年來,關公精神威震四海,關公信仰代代相傳,關公身上體現的“忠、義、仁、勇、禮、智、信”蘊涵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對國家面貌、社會風氣、個人品格的影響尤為深遠。將關公精神更好地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新時代目標當中,是我們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

據悉,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是關公民俗信仰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泉州人俗稱的“帝爺公生”。每年五月十三前後幾天,各地信眾們都會趕到通淮關嶽廟來朝聖敬拜,或“乞火”、或“祈福”、或為家中或關廟的神像“開光”,今年也不例外,關帝廟門前的香爐日以繼夜地雀躍著象徵福氣和興旺的燭火與香煙。

泉州古城的文化生態被稱為“半城煙火半城仙”,這裏宗教和民間信仰繁多,古城內的大小廟宇就有五六百座之多,通淮關嶽廟作為泉州最大的民間信仰場所,日常的香火旺盛自不必說,五月十三這一天可以說是萬人空巷,半城煙火都聚於此。祭祀典禮結束後,來自世界各地的關廟團體自由入廟敬拜,部分團體與通淮關嶽廟董事會交換禮品並移步通淮文化館進行茶話交流。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山西關帝祖廟聖像南巡,泉州各地掀起祭拜關帝熱潮


6月23日上午,關帝聖像南巡起駕儀式在山西解州關帝廟舉行。歷經1600多公里的水宿山行,晉閩關公文化交流團於24日中午抵達南巡第一站泉州洪瀨關聖廟。泉州洪瀨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解州關帝聖像至洪瀨幫登鞋業,山西解州祖廟傅文元所長禮請關帝聖像落轎,幫登鞋業向關帝敬獻眾多貢品、以示虔誠恭迎。下午,關帝聖駕開始巡境祈福。整個迎駕關帝巡遊的隊伍由三千多人組成,儀仗隊、關字旗隊、軍鼓隊、龍閣、摩托隊等,龐大的巡境隊伍讓整座洪瀨鎮沸騰了。鑾駕隊抬著關帝聖像,大幅度左右搖擺,沖宮賜福,祈求關帝保佑,萬事吉祥。巡遊街道萬人空巷,關帝信眾走上街頭用各種方式表達對關公的崇敬。沿街商賈早早的就等候在路邊,擺放貢品、敬上三柱清香,向關帝祈願闔家順吉、財運亨通。巡遊隊伍高舉“忠義”“誠信”大旗,信眾隊伍接續上陣,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歷時一個多小時的巡境,關帝聖像回到洪瀨關聖廟駐蹕,近萬名洪瀨本地及從外地專程而來的信眾自由朝拜關帝。

26日上午7時,關帝聖像由洪瀨關聖廟移駕蚶江忠仁廟。28日早7時,蚶江忠仁廟各主委同廣大鄉民舉辦隆重儀式,歡送關帝聖像移駕至劉林關帝廟。9時整,“關帝聖像”順利到達南安市碼頭鎮七板橋,從四周趕來並已等侯兩個多小時的上萬名民眾歡呼雀躍,信眾之虔誠,場景之熱烈,氛圍之濃厚,令人感慨。6月30日,農曆五月十三,是我國閩南地區傳統的民俗節日“關帝生”,恰逢祖廟“關帝聖像”赴閩南巡,晉江市陳埭鎮高坑柯嶺關帝廟真可謂雙喜臨門、萬眾歡騰。

7月2日上午,關帝聖像由第四站移駕至晉江市東石鎮梅塘龍池宮巡境祈福,全長10公里路程,35支隊伍歷時兩個多小時,終於到達梅塘村,數千名信眾激動萬分,歡呼雀躍。


14.jpg

福建省晉江東石寨慶祝關聖帝君聖誕,請大田高甲劇團八仙賀壽

 

15.jpg

福建石獅景玉堂舉辦“百善孝為先”論壇聚會,部分嘉賓在《中華關帝圖》前合影

 

16.jpg

專家評說,農曆五月十三為什麼要禮拜關公?


山西運城關公文化學者關新剛撰文認為,關帝誕辰,有農曆五月十三和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兩種說法。明世宗嘉靖皇帝曾欽定關公生日為五月十三,因而明代年間記載典章制度的官修史書《大明會典》、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解州知守張鎮編纂的《解梁關帝志•祀典》、清代道光年間梁章钜編撰的史料筆記叢刊《歸田瑣記》等記載中,關公生日均為五月十三。《關帝志‧祀典》稱:“明嘉靖年間(1522一1566年),定京師祀典,每歲五月十三日遇關帝生辰,用牛一、羊一、豬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禮。四孟及歲暮,遣官祭,國有大事則告。凡祭,先期題請遣官行禮。”《中華全國風俗志·江蘇六合》雲:“(五月)十三日乃關帝誕辰,官民祭享,演戲建釀,龍舟遊舫如五日。”《南京市·吳縣志》雲:“五月十三曰,關帝生日,官府致祭於周太保橋之武廟。吳城五方雜處,人煙稠密,貿易之盛甲於東南他省。仕商各建關帝祠於城西,為同鄉公議之所,棟宇壯麗,號為『會館』,五月十三日前已割牲演劇,拜禱維謹;行市則又家為祭獻,爆竹喧街巷。”

元人胡琦在將關公祖系、生平年譜、關王書劄、身後靈異,到歷代封贈、碑記、題詠等彙刊一處,編纂《關王事蹟》的同時,在《顯烈廟記》中記載:“荊楚之人相傳以顯烈(關公)六月二十四日生,昭貺(關平)五月十三日生。雖傳記不載,然相傳如此。”顯烈是宋哲宗賜於關公的封號;昭貺是蜀漢後主賜於關平的諡號;荊楚舊指古荊州地區,現今湖北湖南一帶。

清康熙十七年(西元1678年),解州州守王朱旦依據常平村民於昌“一夢一磚”而作的《前將軍關壯繆侯祖墓碑銘》、康熙三十二年(西元1693年)刊行的《關聖帝君聖跡圖志》以及光緒十三年(1887年)付印的《山西通志》中,同樣記載“關公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雖然元人胡琦所提的“關帝誕”時間最早,且有文字記載的碑刻,關公出生地和卒地民俗又同持此說,但官方不予認可,明清兩代朝廷祭典關帝誕一直為五月十三。民間祭典只有在五月十三和六月二十四之間搖擺不定。

中國北方一帶以及南方部分地區認為關帝誕六月廿四之說據實可循,因而大都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辦關公誕辰祭典活動。輿論怎樣,關公出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是沒有爭議的。

關公文化學者彭允好撰文說: 農曆五月十三是“關公磨刀節”,自宋至今已曆千年,興盛不衰,靈應事蹟屢見信史典籍。什麼原因?因為關帝是中華民族浩然正氣的化身,彙聚了中華民族的人間正氣和正能量,所以正氣相感,同頻率同波段才可相互感應。

 

17.jpg

河北保定《蜀漢文化研究》上線,田福生先生新著《三國史探微》問世


6月30日,保定市《蜀漢文化研究》上線,洋洋灑灑110多個頁碼,內容厚重,編排精美,值得拜讀。在當今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日子,保定卻有一幫兄弟,靜靜讀書,靜靜研討,靜靜寫作,靜靜傳承,值得敬佩!

保定市關公文化研究學者田福生給《世界關公文化網》發來資訊: 以劉備為領軍人物的蜀漢群體,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領域奉獻了精美的饕餮盛餐!他們於西元183年從古涿郡起步,以忠勇、信義、賢德為突出標誌的高尚品質影響了近二千年中華民族性格的形成!是流淌在華夏民族追逐善美血液裏的優秀基因,是享譽海內外燕趙風骨的重要代表人物,我們有如此人表的先輩而自豪!

田福生先生新著《三國史探微》,近日由春秋文藝出版社出版,519個頁碼的文字,飽含作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追尋與傳承。

(編審/朱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