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名家風采

劉藝:敬繪關帝聖像之隨想

 

一 初聞聖號

記得我十歲上下的年齡。年關的時候,我母親對我父親說:我們今年三十晚上應該供奉些什麼?我父親不假思索的說:就供“關老爺”。這是我生來第一次聽到“關老爺”的聖號。但內心似乎並不覺得陌生。父親接著又說:“小時候我們村裏有座關帝廟,一次跟小夥伴到廟裏去玩,我看到關老爺像出汗了,可能顯聖了”。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關老爺顯聖”這句話。如果問我崇信關公第一位老師是誰,那就是我的父親。


1 刘艺作品:万世人极.jpg

劉藝作品:萬世人極


二,似曾相識

我鄰居張伯父家一個老扇面,是個白描畫,三人在空中,居中者騎馬,細目長須,右邊一人拿大刀,左邊人捧印,半腰下是祥雲,地上站一僧人,一手拿禪杖一手當胸,頭向上看,好像彼此對話。扇面上沒有文字。我一看頓時覺得,這就是關老爺。於是我借來扇子跑去讓父親看,我父親說,嗯,沒錯,這就是關老爺。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關公的聖容。現在想那幅扇面的故事自然是“玉泉山顯聖”了。


2 刘艺作品:英文雄武.jpg

劉藝作品:英文雄武


三,關公情結

從那以後每年都由我敬繪關公畫像,年三十晚就供奉起來,儘管那時的繪畫水準很差,但心是十分虔誠的,一恍就六七年,然後就破格考入中國藝術高校魯迅美術學院。我到現在也這麽認為,是關公加持才讓我有了功名。畢業以後我為了報答關公對我的恩情,我內心暗暗發願至少勸導一百人崇信關公。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撿到一塊大理石,我只用一天時間就雕刻成一尊關公像,由於石料是綠色,緑袍金甲儼然顯現,當時頗為感嘆。這自然也是我第一次雕刻關公聖像了。當19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播出時,看到關公的熒幕風采,當下不覺痛哭流涕!在座的幾位朋友甚為差異,莫名其妙。這時我才發現我身邊的親朋好友幾乎都沒有關公信仰,似乎唯獨我是特殊的,慢慢的大家都知道小劉老師“信關公”,成為了一個符號。


3 刘艺作品:关帝全家福图.jpg

劉藝作品:關帝全家福圖


四,將關公信仰貫注整個生命中

不自覺走過近四十歲,對關公的感情,日益增厚,有了親情,當有人在我面前自呼關公名諱時,心裏像被針紮了一樣,不覺一顫。這種體會到現在也如此。隨著關公信仰的不斷加深,我也知道了關公是佛。也因關公導入我皈依了佛門,因此說關公是我佛門的領路人。為了報答關公的深恩大德,我發心編輯整理古今“關公顯聖”事蹟,在關公聖像前發願,若不將此書出版發行,寧死於關公刀下。言出不覺淚流。天遂人願,先後出版三次萬冊餘(河北佛協出版)分別贈送全國各大關廟,盛會結緣大眾,總算了結一個心願。也正是因為這本書的刊行結識了臺灣黃國彰理事長,因為我們雖不相識,更未溝通,卻在同一年(2006年)共同出版關公顯聖故事集。他的書名為《關帝護國保民靈驗記》我的書名為《關帝顯聖記實錄》兩書出版時間相差只兩個月。從此結下深厚的友誼。也在同一年成立了當時東北唯一的關公文化社團法人“關帝覺世真經研究會”。

五,參加盛會,廣結良師益友

由於黃理事長的引薦,我有幸於2008年九月首次參加山西運城關帝文化節,及關陵,關林朝聖大典。心情是無比激動的,深感我並不孤單,關公的文化信仰是如此盛大輝煌。期間結識了,關公後裔關業清先生,結識了專家胡小偉,孟海生先生,又有幸相識了著名攝影家、關帝文化學者朱正明先生,並誠意道歉,在未經他允許的情況下引用他拍攝的圖片在我書中。他哈哈哈一笑。連說無妨!


4 刘艺先生正在创作关帝读春秋图.jpg

劉藝先生正在創作關帝讀春秋圖


六,敬繪聖像百幅,結緣臺灣同胞

由於黃理長的信任,委託,讓我為2008年臺灣“世界關帝文化節繪製”《關公的一生》百幅畫作。我欣然命筆,用時八個月,240天的時間來完成這一巨製。

(1)繪畫關公思想境界。繪畫關公不同於繪畫其他題材,需要內心對關公的極大崇敬作為思想基礎。否則絕對是畫不好的。其二,要對關公家世淵源及《三國演義》的事蹟爛熟於胸,必須對每一段情節十分瞭解,對關公的性格特點,人格魅力,道德操守,忠義仁勇誠信的精神深入心靈,隨文入觀。如身臨其境。才能把握作品的歷史順序及人物內心的刻畫。

(2)繪畫的技法。繪畫關公,必須要虛心學習,查詢大量古今關公聖像,從西夏時期“義勇武安王”像到明清時期木版繡像繪畫。乃至五十年代時《三國》連環畫,到當代汪國新老師、範曾先生的作品都要學習借鑑。同時結合自己在美術學院學習的國畫技法進行創作。才能畫出自己風格的關公聖像。

(3)繪畫關公聖像的感應。當繪製百幅聖像將要結束的一月前,忽然在一天早上四五點鍾夢到關公站在半空中,除了關公還有一位穿鎧甲的人到沒有看清面部,被雲霧遮住。當時關帝有一座樓房那麽大,表情十分嚴肅,向下看著我,似乎馬上要離去,我於是跪下大聲呼喚“師父”!現在想也想不明白當時為什叫“師父”,關公看我這個樣子,本來側過的臉又轉過來,與我四目相對,許久才慢慢隱去。我一夢而醒,如今過去十六,七年仍然記憶猶新!我想這一定是我畫關公聖像的感應。百幅作品完成後在臺灣各市巡迴展出,又在國父紀念館展出七天,獲得成功。

七,再報聖恩獻刀馬

第一次拜謁關陵,跪在關帝墓前久久不願起身,淚水潤濕土地,內心波瀾起伏,當看到一把銹跡斑斑,打造粗糙的大刀矗立在墓旁時,感到不太合適,問知是一個司機用電焊工藝鐵片做的,我頓生要做一把精緻的青龍偃月刀供奉聖前的想法,得到關陵所長劉久兵的允許。於是我用半年時間打造青龍偃月刀及塑造赤兔馬,(由瀋陽崔玉晶女士贊助資金)先後供奉山西運城常平家廟、洛陽關林、當陽關陵、當陽玉泉寺、荊州關帝廟、涿州三義宮、周倉將軍墓等十餘處關帝寶剎。了我報答聖恩與萬一之丹心。

八,結語

關公是華夏偉大的聖人,神佛。我們作為炎黃子孫能崇信他老人家是多生累世積下的福德因緣。我們要珍重這一情懷。時刻懷有感恩心。無論繪畫,攝影,雕塑,評說,出書,演講…都要有殷重心,不可有半點虛假。時刻保持敬畏的態度。我想關公他老人家一定會如慈父般疼愛我們,關心我們,那麽無論世上有何災難,我們又有何懼哉!

(作者劉藝 雲南省昆明中加國際學校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