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名家風采

宋潔: 一位美女博士的忠義情懷

 

黃河東岸,中華武聖關公的故鄉。

這片淳樸厚土,湧現了許多崇尚並傳播關帝文化的大家。

●王大高,早年擔任運城地區宣傳部長,經常在省市報刊發表長篇大論,頌揚關公淩然大義;進入省城工作,無論在煤炭廳,還是在省委統戰部任職,後來退居二線,都在各類講壇宣講關公大義。王大高始終忘不了他這位好老鄉。

●孟海生,早年運城日報文藝部主任,對關公耿耿忠心,撰寫出版了關公和關夫人的多部專著,每逢關公節慶,他總要推出整版整版的關帝忠義故事,誰要是說了關帝爺半句“不是”,就會被他罵上一大通,不管他是誰!據說,文革初期,他還組織守護了珍貴的關帝祖廟。

●衛龍,在關帝祖廟恭恭敬敬地守護了15個春秋,期間,祖廟開闢了大廣場,新增了御花園,年年秋季的隆重朝聖大典,在海內外影響越來越深遠;講起關公文化,他一套一套地,且震撼人心!

●關新剛,關公故裡關氏宗親領頭人,他立足故鄉,工作之餘田野尋訪,組織關家父老兄弟著書立說,編寫了《忠諫關龍逢》、《故里關公》、《關公與關公文化》、《關公在河東》、《民間習俗敬關公》、《巡遊祭祀拜關公》等10多種書籍,每一本書都離不開“關”字。

 

以上說的,都是黃河東岸的大老爺兒們。今天,要介紹一位關公家鄉的美女博士—— 宋潔。


1黄河东岸的宋洁博士.jpg

黃河東岸的宋潔博士


上個世紀60年代,宋潔出生在黃河東岸關公家鄉。她現在的頭銜是: 運城學院河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關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宋潔從山西大學圖書館系畢業,分配到運城高專圖書館,從事外文書籍編目。寧靜的書館,宋潔特喜歡彌漫在空氣中的書香。為外文書籍編目,宋潔做得得心應手。時間久了,宋潔心中湧出隱隱不安:難道就在這簡單重複的工作中渡過一生?

宋潔決定報考碩士研究生。在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她一鼓作氣考上了蘭州大學博士。宋潔的骨子裏,有種不服輸的精神,有種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博士畢業,宋潔回到運城學院中文系。備課,講課,評職稱…… 當上教授之後,宋潔心中又升起了那種空虛感。

如何不斷充實自己?

在河東這片厚重的土地,在關公的故鄉,宋潔開始關注關公文化訊息。史書中,關公史料很少,僅900多字,宋潔認為,可以從社會學、民俗學入手,研究關公這一傳承至今的文化現象。她說,“關公故里的學者研究關公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宋潔認為,關公文化的核心內涵就是以忠義、仁勇、誠信為主要內容的倫理精神和道德品質。經過多年研究,宋潔感覺關公現象的觀念在她心裏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定型。她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文學化的、令人愉悅興奮的過程。

人無信仰不立。就個體生命而言,人類文明史的本質是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轉化史,這是一個漫長而充滿苦難意識的自我修煉過程。個體生命長度有限,這一過程註定不可能由一代人完成,在這個意義上,它具有超越生命自身的特徵。人類文明歷經數千年,除舊佈新,集腋成裘,漸成汪洋之勢,而且,在未來的時間洪流中,它仍然以其超越生命自身性、時間性、空間性,規範個人和社會的存在狀態。關公現象,可以說是這一過程的細微支流,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

宋潔說,在新的歷史時期,關公現象自然要有新的、與時代相符的內容和形式。對當下關公現象的研究,宋潔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是重踐行。在“知行”體系中,當下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知”,對研究者個人而言,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合理處。

二是輕物質。關公現象研究屬精神文化建設,應該在精神層面做些功課,讓關公故里人更崇尚關公的“忠義仁勇”的精神,心中有所敬畏。

三是向下沉。從縱向歷史考察,由人性關公到神性關公,再到生成影響社會文化生態結構的關公現象,有兩種力同時起作用:一為廟堂,即統治階級;二為民間,即民俗層面。前者弘揚關公的忠義精神,後者偏於義和信。

步履匆忙的美女博士,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夢想,站在黃河東岸的風中,她感覺自己如眼前的黃土高坡,充盈了許多。

2018年8月,民革山西省委會祖統委、運城學院共同舉辦的關公文化研討會在運城學院舉行。宋潔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並重點發言。會後,宋潔陪同參會人員赴解州關帝廟、常平家廟調研。這年9月,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座談會在運城金鑫大酒店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研討。宋潔負責籌辦此次會議。為完成這次會議的統籌和相關資料準備,自4月中旬動議至9月23日會議結束,宋潔盡心盡力,在諸多同事的協助配合下,圓滿地完成了邀請專家、印製論文、佈置會場、接送參會人員等任務。

會議的圓滿成功,讓這位女博士有了些煙火氣,同事們說她的氣質都柔和了許多。

從2018年至今,宋潔每年都在參與籌備關公文化節的研討活動。她主要負責邀請專家,收集論文、審閱論文、編印論文集。這一次次忙碌又細緻的工作,宋潔每次都像完成論文一樣用心對待。

隨後的幾年,宋潔為了關公文化,腳步匆匆,更加忙碌。2019年2月,作為運城市關公文化學會成員的她參與了大型沉浸式情景體驗劇《再現關公》劇本的研討、修改。3月,宋潔應邀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訪學,主要考察臺灣地區的關公信仰現狀。她訪談臺灣大學關公文化研究專家洪淑苓教授,參加由臺灣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兩岸中國文學研究座談會”,訪談臺灣真理大學宗教系民間信仰研究專家張家麟教授,訪談臺灣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民間信仰研究專家鄭志明教授…… 三個月的臺灣之行,讓宋潔收穫滿滿、受益匪淺。


2宋洁博士在台湾访谈辅仁大学郑志明教授.jpg

宋潔博士在臺灣訪談輔仁大學鄭志明教授


“關公現象,自生成至今已逾千餘年。對這一現象的研究,無論專著還是論文,皆可用汗牛充棟形容。中國歷史上,除儒、道、法諸家,很少有人被如此持續地、高密度地關注,且最終完成由人到神的昇華。”宋潔說。


3宋洁博士在台湾访谈真理大学张家麟教授.jpg

宋潔博士在臺灣訪談真理大學張家麟教授


宋潔研究關公現象多年,與之相關的專著、論文,只要有幸見到,她總要認真閱讀、深入思考,通過文字間接獲取資訊。同時,輔以實地考察,如與關公故里長者交流、參加各種活動、瞭解關公現象與民俗民情的關係等,可視為直接獲取資訊。另外,關公現象的生成,文學作品比如小說、戲劇、詞曲等功莫大焉,這當然是宋潔間接獲取資訊的另一種形式。


4宋洁博士在台湾阿里山民宿.jpg

宋潔博士在臺灣阿裏山學校考察


通過多年努力,宋潔感覺自身獲益良多的同時,對關公文化現象的認識亦日漸完善,並出版了《關公形象演變研究》、《關公後裔集聚居地關公文化傳承現狀調查研究——以西古村為考察中心》等著作以及相關論文。

步履匆忙的女博士有個心願,就是以運城學院為依託,建成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關公文化研究專題資料庫;將運城學院打造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關公文化研究重鎮。


正文图片.jpg

2020年直播“關帝廟裏說關公”


“要想研究好關公文化,還需要深入到傳統文化的土壤裏,只有那樣我們才能尋覓到關公文化的根脈所在”。作為土生土長的河東學人,宋潔表示,願意成為一座橋樑,承前啟後,連接四海……

(文:/芸苓 俊奕  圖/晉婷  編審/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