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在廣西瑤族山寨,有一座頗具特色的瑤族關帝武廟。2016年6月,疑似機緣成熟,乘高鐵一路向南,來到恭城。
廣西恭城,靈秀的瑤家山寨
人們俗稱“桂林山水甲天下”,到了恭城,我卻感覺到,“恭城山水甲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距桂林108公里,在2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近30萬民眾,且大多為瑤族父老兄弟。這片土地,70%以上是靈秀的山水風光,山體呈自然的流線型,滿目蔥綠,山腳下,有清澈的流水環繞,還有層層疊疊的稻田,再加上獨特的瑤族山莊點綴其間,比畫中還美。走進恭城,只要你舉起相機,閉著眼睛也能拍攝出美美的圖圖。
恭城文廟和武廟,就坐落在這山水之間。恭城武廟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一年(西元1603 年),至今已有400 多年歷史,現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2250 平方米。戲臺、雨亭、前殿、正殿、後殿依次設置在中軸線上,兩側配以廂房和回廊,佈局嚴謹。1995 年,文物部門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依原有形制佈局修繕,一洗滄桑舊貌,再現當年風姿。武廟戲臺是廟中一絕,是迄今廣西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戲臺。青石壘砌台基,上層為木質結構,重簷歇山,飛簷高翹。
一年一度的關帝沐浴日,瑤家兒女為關老爺和周倉關平虔誠擦洗灰塵
武廟正殿的關公塑像,毀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文革歲月。後來為重塑金身,縣裏特地請來了國內著名雕塑家、瑤鄉學子詹行憲——當年他曾參與廣州五羊城標的設計,廣州中山公園的孫中山銅像、柳州魚峰山劉三姐塑像都是他的代表作。這次,他為家鄉武廟塑了一尊關公大殿坐像,一尊廟會神像巡遊坐像。為使神龕顯得威武肅穆,坐像前兩旁輔以關平、周倉、王甫、趙累四將立像。
恭城武廟供奉的關公
每逢初一十五,瑤家山寨的男女老幼,懷揣美好願景,一波又一波來武廟祭拜,殿內殿外,處處是流動的鮮花,流動的香火,流動的色彩,流動的笑臉。一年一度的關公文化節更是盛況空前。往年恭城瑤族廟會,只有本縣及周邊地區遊客參加。2016年,大山深處的縣政府有關部門,首次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出席瑤家山寨關公文化節,馬來西亞關老爺協會朝拜團、山西運城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河南佘店山陝會館、四川大學專家學者都慕名前來參加。這秀麗的大山深處,被鑼鼓催醒,被歡笑包圍,被期待融化……
6月14日,恭城關帝廟會暨恭城油茶文化節拉開序幕,武廟門前的廟會一條街,擺滿了瑤族山寨的各色特產,也有新上市的高新科技產品,滿街人山人海。
瑤山民眾在恭城武廟朝聖敬香
第二天上午9時,武廟大殿隆重舉行罕見的關帝沐浴節。隨著震耳的鞭炮,在舞獅隊的指引下,關帝廟理事會成員與幾十名武生,身著大紅喜慶服裝,走進武廟,虔誠地向關老爺三跪九拜,然後抬來用柚子葉煮的水,為關老爺和眾神像沐浴。神龕下的人們快速把毛巾清洗擰幹,甩向神龕上的師兄,一時間,毛巾如穿梭般在大殿上下飛舞,只用了10多分鐘,關帝群像已經潔淨如初。沐浴完畢,眾人向關帝上香跪拜以示崇敬。
恭城武廟大殿前的香火
這天中午,在武廟內外設宴席100多桌,為關帝暖壽,參與關帝廟會捐款的民眾共同就座,一起舉杯慶祝關公誕辰。
15日夜,文廟和武廟之間的文武廣場,隆重舉行“恭城油茶萬人狂歡夜”,舞臺正中,一幅巨大的關公圖格外醒目。瑤族山寨的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早早聚集在廣場四周。入夜,寬敞的舞臺上跳起瑤家歌舞,瑤鄉的姑娘小夥,還有從山外請來的明星大腕,一浪接一浪的上臺高唱瑤家山歌,跳瑤族歌舞,成千上萬的民眾揮手起舞狂歡,高潮處,燃放的焰火照亮了瑤山夜空,全場又是一片歡騰。不巧,節目表演不到一半,空中落下小雨,突然又不知怎麼停了電,出了這種大狀況,卻沒有一個人離場,數分鐘後,彩燈亮起,全場又是群情激蕩。夜深了,廣場內外載歌載舞,國際友人也匯入瑤族隊伍翩翩起舞,融入這歡樂的海洋。
萬人狂歡的同時,幾十米外的武廟戲臺,同時演出關公大戲,台下黑壓壓一片觀眾,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朱正明在恭城敲響瑤山大鼓,祝福瑤家兒女吉祥安康
我們住的賓館,就在恭城河邊,離武廟很近,沒有集體活動時,我一直呆在武廟大殿,細細觀察廟殿設施和神像們。武廟大殿和拜殿之間,有一個長形的香爐,說是香爐,實際上沒有爐,只是用磚塊在地上砌了個兩三丈長、七八尺寬的護欄。上香的民眾一陣陣湧進來,把拜殿和大殿擠得滿滿蕩蕩,香火太旺,火力太猛,大家只能把手裏的香拋進“香爐”,人群一陣陣湧來,香火一層層疊加,沒有燃透,甚至還沒有燃燒,又被另一層香火蓋住。火越燃越大,騰起兩三人高的火苗,直往大殿屋簷上竄。安保人員只能手持高壓水槍,往大殿屋簷上噴水,以免發生火災。這旺盛的香火,從清晨一直持續到深夜,持續到淩晨三點……
恭城武廟文化節的千人暖宴
16日早晨7點半,恭城武廟舉行了莊重的祭祀儀式。隨後,眾人簇擁著關帝聖像走出武廟,開始期盼已久的大巡遊。護神師公隊、羅傘彩旗隊、牌匾旌幡隊、鼓樂隊、龍獅隊等40多個方陣,浩浩蕩蕩,陣容威武,街道兩邊人山人海,卻又秩序井然。在萬眾注目之下,巡遊隊伍一路吹吹打打,前呼後擁,接受百姓祭拜。關老爺所到之處,瑤族群眾擺上豬牛羊三牲和各種水果迎接,並按照當地習俗,敬獻酒水、油茶供巡遊隊伍和遊客解渴。當年添丁的家庭,自發供奉紅蛋,男丁備熟蛋36個,女娃備熟蛋24個。當天巡遊行程8公里,歷時3個多小時。
恭城關帝廟會2010年5月被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受到各級政府的保護和傳承。關帝廟會一年小慶、三年大慶,2016年恰逢大慶之年,當地政府把油茶文化節融入到關帝廟會中,大大豐富了本土文化內涵。
瑤家山寨的關公文化節之夜
年過古稀的恭城關帝廟理事長羅來瑞,一直為辦廟會操心忙碌,這幾天聲音都嘶啞了。他從1995年到2016年,主持了21屆關帝廟會。“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逛廟會,不僅家家戶戶做好吃的,還能看到熱鬧的關公巡遊。”羅來瑞說,“恭城的瑤族、壯族和漢族,都十分敬奉大神關公。恭城的關帝廟有好幾座,除了縣城的武廟,在蓮花鎮、栗木鎮、西嶺鄉、龍虎鄉都有武廟。”為了一年一度的關帝廟會,羅來瑞和其他理事開春就開始張羅。辦會資金大都是民間捐贈籌集,羅來瑞記錄好每一筆捐款,並慎重地頒發證書。羅來瑞說,廟會一般為三至五天,即農曆五月初九到十二。小慶不巡遊,人們就在廟裏上香,大慶則莊重熱烈,有一套傳統的規定動作。今年適逢大慶,估計有10萬民眾參加,創下了歷年關帝廟會之最,我們100多名理事會員全部上陣,還是忙不過來。
恭城武廟廣場,萬人狂歡之夜
恭城瑤家的淳樸民風,熱情服務不僅使國內遊客流連忘返,外國友人也讚不絕口。德國遊客露西婭說,“恭城人熱情好客,不僅地域文化豐富,而且飲食獨特。我之前不了解關公,看了這次廟會,對關公知道了許多,產生了濃厚興趣。我在恭城的日子過得真快樂!”德國姑娘拉婭說,“我已經在恭城住了10個月,非常喜歡這裏,嘗過恭城油茶之後,更是對這種特別的油茶情有獨鐘,還學會了做油茶,回到德國後,我要做給家人和朋友品嘗。”
恭城油茶是何物?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沿途百官大獻殷勤,山珍海味無盡獻上,吃得乾隆茶飯不思,見食生厭,令眾禦廚束手無策。這時,一位恭城籍禦廚忽然想起家鄉的油茶,趕緊做出一碗奉上禦前,乾隆喝後頓時口舌生津,胃口大開。歡喜之下,禦賜恭城油茶為“爽神湯”。油茶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再放入食鹽加水煮沸,還加入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有的還加上花生粉,使味道多了幾分醇厚。難怪流經恭城的一條大河,名字就叫“茶江”,被恭城瑤家稱為母親河。
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瑤族歌舞既有傳統的純樸韻味,又有現代的熱烈氣息。婚戀風情表演是瑤族歌舞的經典,包括情歌對唱、挑新郎、找新娘、哭嫁、背新娘、拜堂成親、過棒頭關等瑤鄉風情,還有2000多年歷史的儺舞、同樂舞、竹竿舞、油茶歌等。恭城人擅長用山歌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山歌種類繁多,數不勝數。目前,瑤族有200多萬人,世代生息在中國南方廣西、廣東、江西、湖南、雲南、海南等地山區,是中國南方典型的山地民族。
(詳見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訪關公》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