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遍天涯

087 天山之巔:財神古殿冰清玉潔

2021-04-09


多年前,在甘肅敦煌,我和一位攝影家朋友租了一輛小麵包,循著漢長城廢墟,一直向西,邊走邊攝影。大漠,古城,駝群,戈壁,令人盪氣迴腸。接近新疆地界,太陽已經親吻地平線,眼前仍是一望無際的戈壁,我們只有打道回敦煌了。


1 天山脚下的古烽火台,传递着丝绸古道的汉唐遗风.jpg

天山腳下的古烽火臺,傳遞著絲綢古道的漢唐遺風


真的進入新疆,已經是2009年,我陪臺灣幾位朋友到新疆考察。火焰山下,葡萄溝畔,天池之濱,喀納斯湖,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卻沒有單獨的時間去尋訪關帝文化。在新疆的日子,我四處打聽,把關帝文化傳入新疆的來龍去脈基本弄清了——天山,橫亙於新疆境內,莽莽蒼蒼五千裏,雪峰高聳,大氣磅礴。天山南北的廣袤土地上,繁衍生活著維吾爾族、漢族、回族、錫伯族等勤勞善良的人民,且傳承著源遠流長的中華關帝文化。


2 新疆哈密天山关帝庙,就坐落在这片冰雪纯净的东天山之巅.JPG

新疆哈密天山關帝廟,就坐落在這片冰雪純淨的東天山之巔


到了2012年,我在世界各地尋訪關帝文化已近30年,行程已近50萬公里。新疆確實應該專門跑一趟了。這年9月,我在洛陽參加了國際朝聖大典,在國務院台辦和洛陽市政府主辦的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論壇做了專題演講之後,出發了。利用休假時間,獨自一路向西。

飛機在新疆哈密緩緩降落,我看到,哈密市區北部幾十公里外,就是奔騰於戈壁沙漠之間的天山。到哈密的前夜,天山紛紛揚揚落了一場大雪,生來厚重靈秀的天山,在天地間閃爍著聖潔的光芒。天山關帝廟,就深藏在哈密天山之巔。

我顧不上休息,乘坐哈密市政府阿克爾師傅駕駛的別克,市政府吳江主任陪同,從哈密市區向北,穿過一片戈壁沙漠,繞過古時傳遞資訊的烽火臺,從天山南坡循著陡峭曲折的山路,行駛近70多公里,來到海拔2800多米的天山之巔。


3 风雪中的天山关帝庙.JPG

風雪中的天山關帝廟


在雪峰挺拔的山巔緩坡,關帝廟靜臥於雪山懷抱之中,純真、空靈、幽靜!天山廟始建於唐貞觀十四年(西元 640年),和文成公主入藏是同一年,由古道商人集資修建。初建時供奉哪位尊神,已無從考證。北宋時期,宋徽宗在西元1108年封關公為“武安王”,途經天山的商旅集資重修天山廟,正殿供奉關公,從此香火綿延數百年,成為古絲綢古道著名的朝聖之地。後歷經戰火,解放初只留下殘垣斷壁。本世紀初,新疆哈密市政府投資重建。五千裏天山,建於山巔的廟宇僅此一座,故有“天山第一廟”的美稱。


4 天山之巅的关帝庙前,朱正明与守庙师傅在风雪中合影.JPG

天山之巔的關帝廟前,朱正明與守廟師傅在風雪中合影


迎著漫天大雪,我們登上山門,見山門兩側紅柱上篆刻一幅楹聯: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騁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我看到,天山廟現存建築有石獅、山門、鐘鼓樓、廂房、大殿,廟殿結構酷似北京四合院。大殿神龕正中端坐關老爺,關平周倉侍立兩側。大殿兩側楹聯曰:

赫濯震天山,通萬裏車書,何處是歸營嶽壘?

陰靈森秘殿,飽千秋冰雪,此中有漢石唐碑。


5 下山途中,回望天山之巅,风雪消停,阳光灿烂,天山松们簇拥着山巅的关帝殿堂.jpg

下山途中,回望天山之巔,風雪消停,陽光燦爛,天山松們簇擁著山巔的關帝殿堂


這是著名地理學家徐松所題楹聯,乃天山廟歷史地位及其特色的生動寫照。兩側牆壁上,彩繪數幅關公故事圖,雖不是出於名家之手,卻透出天山民間畫師的樸實虔誠。兩側廂房,供奉著觀音娘娘和彌勒佛,而山門甬道正中,又有道家的圖騰。看得出,這裏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殿堂。在這數千米高的山巔,翻越天山的善男信女們,無論是哪家大德,都能在這裏找到心靈慰藉,真好!


6 巴里坤武圣宫与天山雪峰交响辉映.JPG

巴裏坤武聖宮與天山雪峰交響輝映


守廟的楊師傅,來自甘肅絲綢古道,每天辛勤地給大神們敬茶上香,清掃殿堂,接待來客。滿面春風的楊師傅還領著我們參觀了大殿兩旁珍貴的唐碑和清朝石刻。千裏尋訪,我當然給楊師傅帶來了《世界關帝文化》畫冊,還有印著毛澤東頭像的香火錢。


7 巴里坤武圣堂供奉的关公.JPG

巴裏坤武聖堂供奉的關公


我們在大殿上香朝拜,殿外又飄起了雪花,一陣緊似一陣,最後成了一場大風雪。擔心大雪封山,我們趕緊驅車從北坡下山。眼前,根本沒有了路。好在阿克爾是哈密市政府的老師傅,摸索著尋找下山的路,卻多次被雪堆塞住底盤。我們只有下車,把天山松的枝條折下,墊在輪胎下麵,慢慢地使勁,讓車子一段一段下山。山上雪太厚,鑽進我休閒鞋的冰雪,融化在我的鞋裏,才到半山腰,我的鞋內已經是冰雪消融,在山風的勁吹中,冷得直打哆嗦。

車行山腰,回望天山之巔,剛才還是風雪漫天的山頂,現在卻陽光燦燦,天山關帝廟傲然挺立於山巔,在天山松們的簇擁中,神聖傲立,向世人傳頌著關聖帝君的忠義仁勇誠信精神。


8 巴里坤县武圣堂前的祈愿树上,挂满了汉藏蒙回各民族的心愿.JPG

巴裏坤縣武聖堂前的祈願樹上,掛滿了漢藏蒙回各民族的心願


從哈密翻越天山,西行70多公里,就到了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這裏,西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570公里,北距蒙古國170多公里,南方,在巴裏坤縣城大街盡頭,就是與天相接的天山雪峰。

巴裏坤自古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境內有哈薩克、漢、蒙古、維吾爾等16個民族,其中漢族、哈薩克族人最多。在巴裏坤,我們拜訪了縣文物局長蔣曉亮,蔣局長介紹,巴裏坤古跡眾多,有“廟宇冠全疆”之稱。清朝時,巴裏坤有大小11座關帝廟,名稱為老爺廟、關嶽廟、山西會館、陝西會館等。在天山腳下的地藏寺廟殿群落,近年恢復了一家武聖堂,堂內供奉關公、關平、周倉,大殿兩側彩繪關公故事圖。武聖堂的飛簷斗拱與天山雪峰交響輝映,甚是壯觀!武聖堂前,一顆巨大的祈願樹,漢族的祈願紅布條、藏族的五彩經幡、蒙古族的彩色哈達,在天山勁風的吹拂中上下翻動,祈禱著天山南北各族民眾的平安吉祥。地處巴裏坤的季節性口岸——老爺廟口岸,是新疆對蒙古國的重要通商口岸之一。名為“老爺廟”,是因為清代一家關帝廟就建在口岸處,現廟已不存,名氣仍在。


9 在天山脚下的巴里坤县,摄影家朱正明(右)向文物局长蒋晓亮(中)赠送关公唐卡,左为哈密市政府吴江主任.JPG

在天山腳下的巴裏坤縣,攝影家朱正明(右)向文物局長蔣曉亮(中)贈送關公唐卡,左為哈密市政府吳江主任


從古到今,遠離中原的巴裏坤,為什麼有如此深厚的關帝文化遺存?蔣曉亮說,巴裏坤歷來為絲綢古道重鎮,商賈雲集,且主要來自中原各地。商人從中原帶來了關帝香火,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蔣曉亮就是巴裏坤清代八大商賈之一的後人。他說,政府已經做出規劃,近兩年將修復一座規模較大的關帝廟。

(詳見朱正明先生《走遍天涯訪關公》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