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關公文化網編者按:在中華大地上,正流行著新冠狀病毒肺炎。許多城鎮鄉村,已封城封鄉多日,尤其是武漢。城封的日子,許多朋友靜靜讀書,用微信相互鼓勵,渡過這難忘的多事的正月。
身在江城武漢的中國攝影家朱正明,與身在南海之濱的中國作家劉小龍,隔空賦詩,隔空頌揚中華關帝文化,成就了一段非常時期的佳話——
福建東山島關聖殿山門
寫這篇文字的時候,身在江城武漢。
封城30天了,疫情還在蔓延。前幾天,一個家庭三五天可以出去一位,戴上眼鏡口罩,戴上帽子手套,全副武裝,快速採購生活物品馬上回家。前天開始,住宅社區完全封閉,大街上基本看不到人,只有白森森的救護車時而呼嘯駛過。需要大米青菜,由社區用微信組織團購。人們達成共識: 武漢人,不出門,就是奉獻!此時的封城隔離,不僅為了自己,更為中華民族,更為四海五洲。
截至2月22日,中國海陸空三軍、中國各省市自治區已組織270多支醫療隊、3萬多名醫護精英逆行馳援湖北。武漢每天確診的病毒患者,第一次降低到三位數,再不是每天幾千上萬了。
在自家陽臺,沐浴著東山海島同一輪太陽的光芒,聆聽“大海故鄉”的澎拜頌歌,想起了大海,想起了東山,想到了東山島好兄弟劉小龍。
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東山島舉辦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節,隆重喜慶
這些年,我多次赴福建東山島,參加海峽兩岸關公文化節。小龍與我相約,再到東山時,一起乘漁船出海,看東山兄弟拉網捕魚,看南海濤頭日升日落。
在東山島關帝文化節,中國作家劉小龍新書《緣系關帝》舉辦首發式
上世紀五十年代,劉小龍出生在東山海島一個普通漁家。青年小龍進入東山漁業大隊,駕海船耕風耘浪,在臺灣海峽度過了12載春秋。潮起潮落,從小熱愛文學的小龍在海上顛簸漂泊,海事之餘常常浮想聯翩,拿起紙筆,把自己在大海上的感受化成美妙詩行,其作品屢屢被福建省多家報刊發表。八十年代中期,小龍作為社會特殊人才被招進國家公務員,調縣文化部門工作,後來被選為東山縣政協副主席,且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全力推進東山關帝文化發展,推進兩岸文化交流。
左起:中國作家劉小龍、中國攝影家朱正明、山西運城關公文化學者孟海生
下面,是中國攝影家朱正明2月17日在武漢發出的詩文——
城封的日子,在江城武漢
每天,有許多同仁化為青煙
冠狀病毒還在肆虐
明天,又有哪些同胞不再相見
坐在自家陽臺
遙望藍天悠然的雲朵
突然想到
來世,咱做點什麼
先當一隻矯健的蒼鷹
自由翱翔在世界屋脊
尋簇簇經幡堆堆瑪尼
看莽莽雪峰蜿蜒千里
或者,穿越到東漢末年
牽著忠誠的赤兔駿馬
做一個勤快且英俊的馬童
跟隨中華武聖勇闖天下
或者,化作一片臭氧
在長江上空盤旋依戀
護佑中華血脈永久傳承
護佑華夏子孫代代繁衍
如果真有來世,如果真有機緣
我要再做一次孝順的幼崽
在茫茫人世間找到前世的母親
緊緊拉住您的手不再鬆開
似乎,心有些太大
似乎,俺想得太遠
看多少英雄逆行江城
看風雪之後彩霞滿天
如果還能活著
就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勤勞 純真 寬容 微笑
為人類文明做出奉獻……
下面,是中國作家劉小龍2月18日回復的深情豪放的詩文——
仰望江城的雲空
面對一張張曾經的笑臉
在毒疫封城的日子裡
漸次化作一縷縷青煙
你叩問自己
來世,該點些什麼
我在空街閉戶的閩南海邊
讀你的情懷,滿眼湧動浩蕩波瀾
只想說,兄弟
來世我們依然做伴
在我們民族千秋大義的旗幟下
像今生,還去涉水跋山
幾度相遇在東山
也曾相敘在武漢
相攜訪解州、荊州,大河上下
相隨奔洛陽、當陽,地北天南
尋遍海峽那邊的寶島
你又去闖大洋的彼岸……
追隨中華武聖的靈跡光輝
牽馬是你的心
扛刀是我的願
點一炷炷清香,寫義勇仁信的詩篇
一路呵呵笑
也曾互問一聲:兄弟你累了麼
累了有時是一種喜歡
登上珠峰你看到母親最美的容顏
先聖留下英雄大義的精神
鼓舞你我此生背起沉重的行囊
生怕老了背不過那道坎
就喚孩兒接過薪火代代承傳
若是未來可以預演
那就約好,在某天早上
你從黃鶴樓振翅
我從東山島揚帆
去到來世的春秋歲月
再做同行的兄弟夥伴
但願來世桃花四季盛開
正義正氣長駐人間
沒有邪惡,沒有謊言
沒有封城,沒有災難
今生的我們並不奢求大富大貴
來世也只希望與所有的人平平安安
其實,今生和來世
只是一場大夢的兩半
只要我們情懷不滅
情緣就在,靈魂就不死
今生的夢如若來不及做完
就去來世做得更加燦爛,做到圓滿……
(編審:世界關公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