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東部武漢、西部宜昌、北部襄陽,這三個點,構成了湖北省大三角。從宜昌到襄陽,從武漢到襄陽,都差不多遠。再繼續向北,就是中國道教名山武當,還有莽莽蒼蒼的神農架。
這些年,我帶著港澳臺海外朋友多次到襄陽。漫步襄陽城頭,撫摸巍峨蜿蜒的古城牆,遙想關公當年揮舞青龍偃月刀,在赤兔馬上指揮荊州將士與襄陽曹家軍作戰,雖沒有硝煙彌漫,卻也是驚心動魄。
襄陽古城之夜
襄陽古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書·地理志》載,“襄陽位於襄水之陽,故名。”襄陽城垣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故被歷代兵家看重。古城池始建於漢,周長7公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
襄陽古城歷經滄桑,現僅存臨漢、拱宸和震華三座城門。城牆最低處7米,最高處11米,周圍環繞著護城河。今日護城河寬200米左右。繞城泛舟,但見城垣高築,垂柳掩映。
襄陽城外的古隆中,離襄陽市區13公里。這兒因為有了諸葛孔明,比襄陽城名氣更大。在羅貫中筆下,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青年諸葛亮17歲至27歲隱居隆中10年,躬耕苦讀,尋師覓友,鑒古觀今,洞察時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才智。
襄陽古隆中的三顧茅廬群雕
諸葛亮本是山東琅琊人,幼年失去雙親,17歲隨叔父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被稱為“臥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全面分析了當時三分天下的局勢,提出了一統天下的謀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隆中山門前,古樸高大的石牌坊聳然挺立,牌坊上古樸圓潤的“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石匾特別醒目。穿過牌坊,三面青山環繞一塊寬廣平地,碧水蓮池,亭台樓榭,當年諸葛孔明躬耕田壟仍在,一幅山野悠然圖畫。山腰間,庭院祠堂密集,有武侯祠、三顧堂、草廬亭、襄王陵、諸葛草廬等等。
武侯祠是古隆中主要建築,祠堂正中,諸葛武侯羽扇綸巾,淡定從容,大家風範猶存。中院左右廊房,排列三國大將塑像,各具形態。祠堂西側配殿為三義殿,殿中供劉關張塑像。
三顧堂是劉備當年拜訪諸葛亮之地,堂內,諸葛先生展開長卷,正在宏論天下大事,劉備靜立恭聽,關公張飛在一旁侍立。三顧堂,建於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的紀念堂。其外澤清荷香,茂林修竹。傳說,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拴馬的古柏至今聳立門前。其內金匾銀對,古碑林立,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和書法藝術研究價值。
隆中人傳說,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並非史書上所說的相貌奇醜,而是其父為避官宦子弟重貌輕才上門糾纏而取名“醜女”。黃氏天性聰敏,她自製的木馬、木兔、木人,引來四鄰嘖嘖稱奇。諸葛亮日後征戰沙場所使用的木牛流馬,八卦陣,都是從夫人年幼時擺弄的物件中受到的啟發。
古隆中主峰狀若盤龍,古柏蒼松,千年栗樹和萬年銀杏,均是腰身直挺,樹幹粗壯。
國家主席董必武曾有吟懷:“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跡永清幽。”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