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菜花兒正黃的時候,我利用休假,再次赴許昌尋訪關帝文化。許昌市三國研究會會長史友仁先生,許昌市海外聯誼會諸位朋友熱情引導,我在許昌城內外跑了個遍。
許昌射鹿臺,被春天的菜花兒簇擁著
從東漢建安元年(西元196年)秋九月漢獻帝自洛陽移駕許昌,到建安二十五年(西元220年)冬曹丕代漢稱帝遷都洛陽,許昌作為東漢最後的帝都,歷時25年。這段時間,曹操在許昌屯田積穀,廣攬人才,秣馬厲兵,征伐四方,圖謀霸業,為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東漢帝都遺址,位於許昌東南18公里的許昌縣張潘鄉古城村。陽春三月的中原古村,春風撲面,菜花流金,暗香撩人,一片祥和。當年曹操迎漢獻帝到此,在原城池的基礎上,建宮殿,辟園林,立宗廟,使這裏成為豪華的京都。
許昌城內的武聖殿
古都遺址之上,占地面積約500畝的城池以及城垣輪廓和夯土層依然清晰可辨,破碎的漢磚漢瓦俯拾皆是,歷史文物極為豐富。許昌三國研究會會長史友仁先生還在農家收集到一塊嵌有“萬歲”字樣的珍貴漢磚。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許都故城北門外的張公祠,相傳為劉關張初次到許昌的居住之地。這裏現為門道張村,有一塊高出地表5米多的夯土臺地,占地21畝。臺地之上,現存殿宇10多間,被當地人稱之為張公祠。張公祠山門之前百米處,有一棵古柏樹,枝葉繁茂,如傘如蓋,蒼勁挺拔。這棵古樹自主幹向上枝椏處長出了三個不同的分支,即松、柏和檜。此樹雖枝椏各異,但常年緊緊擁抱,終不分離。千百年來,許昌人稱此樹為“三姓樹”,以此紀念三國桃園結盟兄弟劉關張。現存張公祠,乃高臺城堡式建築,張公祠院內,現存明、清碑刻10多通,存清代建築大殿和配殿10餘間。磚卷拱形山門之上,建有戲樓三間,同時置有晨鐘暮鼓。
許昌武聖殿內壁畫“關公受封圖”
許田,位於許昌城東北25公里處。東漢末年,許田村一帶林木茂密,獐鹿成群,是個天然圍獵場。相傳。曹操迎獻帝到許都後,將此地辟為皇家獵苑,並築一高臺,建有亭閣,為曹操和獻帝狩獵時眺望和休息用,後人將這一高臺稱為射鹿臺。
如今,射鹿臺台基仍高丈餘,只是占地縮小到了5畝左右。臺前原有兩通石碑,一通為清康熙年間立,上刻“射鹿臺”三字;一通為清乾隆十二年立。千百年來,慕名瞻仰者歷代不絕,遊人登高遠眺,蒼茫原野,百里平川,暢人胸懷。
許昌三國宴
許昌城內,有一座紀念關公的春秋樓,始建於元延佑元年(西元1314年),到了明代,以春秋樓為中心,建成宮殿式建築群,稱許昌關帝廟。這裏,相傳是當年關公夜讀《春秋》的地方。春秋樓山門為明代早期建築,山門之上的“關宅”匾額,令人倍覺親切。春秋樓建築在高臺之上,樓高15米,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左右懸楹聯“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志同天”,乃現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的弟子張志和手筆。春秋樓內,關公手撫美髯,在燭光下靜讀《春秋》。大殿東西兩壁,一面彩繪曹操贈馬圖,一面重彩濃墨關羽辭曹圖。春秋樓前豎有兩通石碑,一為明景泰六年立“關王辭曹圖”,一為相傳唐吳道子畫“關羽勒馬挺風圖”,此碑由明代秣陵弟子李宗周翻刻。
春秋樓後的關聖殿,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原址重修,殿體拔地而起,通高33米,氣勢恢弘。殿頂黃釉琉璃瓦覆面,滾龍方磚疊脊,正脊正中鑲嵌金色“武聖”二字,殿門正中懸“關聖殿”金匾。殿內正中塑關公坐像,高13米,臥蠶眉,丹鳳眼,五縷美髯行雲流水,俯視芸芸眾生。關聖殿內東牆壁畫為“關公受封圖”,因關公斬顏良,解白馬之危,曹操上表獻帝,封關公“漢壽亭侯”。殿內西牆壁畫為“關帝顯聖圖”。關聖殿東側,有問安亭,甘糜二後宮。
許昌城內外豐富的民間傳說和關公忠義精神,賦予了關帝廟殿靈魂和血肉,使這些默默無語的泥土磚瓦和雕塑,有了千年生機萬世魅力。(本文圖片 朱正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