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關帝文化

特別推薦:關帝全家福圖

2009-01-06

      編者按:細細拜讀“關帝全家福圖”,著實令人感動! 
    筆者以往見到的關帝畫像,多為關帝騎馬征戰,關平周倉侍立兩旁,劉關張桃園結義等演義景觀。關帝和夫人兒女在一起的溫馨和睦共用天倫之樂的“全家福”場面,筆者第一次見到。 
    可以看出,畫家對關聖帝君的一往情深;可以看出,畫家構思創意的深厚功底;可以看出,畫家對中華關帝文化的不懈追尋! 
    遙想當年,關羽鳳眼蠶眉,紅臉長髯,身材魁偉,武藝超群,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東征西戰,屢建奇功,成為千古傳誦的蓋世英雄。三國以來,有16個帝王為關羽禦旨加封,更被民間尊奉為武聖人、恩主公、財神爺。千百年來,中華民族逐步形成了“文拜孔子、武拜關公”的傳統文化格局。 
    也許,東漢末年戰事連連,關帝根本就沒有時間和機緣與家人團聚;也許,關帝常年奔波勞累,與夫人兒女相聚的一幕從來就沒有成為現實。可喜的是,“全家福圖”讓我們看到了聖人的闔家團聚!這是可敬的畫家的期盼,更是海內外崇敬關帝的仁人志士們對關聖帝君的深深祝福! 
    臨近2009年春節了,海內外的華夏子孫,都從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走近自己的故土,走近自己的父母兒孫,“闔家團聚,其樂融融”,多麼美好的時刻!我們深深祝願,我們的1849歲高齡的青春不老的關聖帝君,在那片閃爍著吉祥光芒的聖地,與自己的夫人,與自己的兒女親密團聚,永不分離!
    感謝著名畫家劉藝先生! (朱正明 于中國江城武漢)


關帝全家福圖


    下面,是遼寧省新民市劉藝先生傳給《世界關公文化網》的文字,題為《願入滄海報聖恩》—— 
    在我幼小的時候,便有“忠義千秋”這句話印在心田,我不知是誰向我說過或在哪里聽到,但這個“印記”銘刻得很深!直到我十余歲時才聽到父親說出“關帝爺”三個字,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得聞“關帝”這一偉大的聖號。那種親切所給我帶來的幸福直到今天還依然流淌在我的血液裏,貫注在我的生命中,這或許就是“因緣”吧!誠如是,我真的要感謝多生累世種下的這點善根,而使我此生還存有與關帝深深的情結。 
    從那時起我便有了信仰,儘管很幼稚,也不知道關帝是誰,更不懂如何禮敬供養,但已經有了愚誠。直到後來從評書裏聽到了“關羽關雲長”的名字,父親告訴他就是咱家供的“關帝爺” ,我才如夢方醒。隨著袁闊成老師有聲有色的描述,那一幕幕生動的畫面浮現在我的腦際中,我興奮、我激動,血脈賁張。當我再次來到家中的神龕前禮拜關帝時,不禁感慨萬千,心情與前大不相同。我真想跨越時空,回到一千七百年前,追隨在君侯的麾下,去經歷金戈鐵馬,同生死共患難…… 
    《三國演義》電視劇的播出再一次震撼我的心靈,目睹關帝的螢幕風采,我淚如雨下,仿佛見到了久別的爹娘,這使在場的人都莫名其妙。當然,這種感受他們不會懂得,我也無法向他們訴說! 
    關帝是無上是神明,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他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化身,是我們做人的千秋榜樣。若不禮敬供養,無疑是一種悲哀!於是,我暗下決心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一點點的真誠來感化身邊的人們。自然,我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看到大家崇信關帝。二十年來,我徜徉在這幸福的時光中! 
    可以說,由於我崇信了關帝才使我有了功名,考入了中國藝術名校魯迅美術學院,我要用所學的才藝來回報關帝他老人家的洪恩。我精心敬繪聖像,塑赤兔馬,打造青龍偃月刀,贈送給一些關帝道場,並成立了“關帝覺世真經研究會”,收集整理關帝顯聖紀實成書出版,灌制光碟,廣宣流布。 
    記得在編寫《伽藍菩薩—關帝顯聖紀實錄》一書時,深怕自己文底淺,客觀條件不具足,不能圓滿完成,於是跪在家中關帝聖像前,放聲大哭道:“不肖弟子若不將您老人家護國佑民的豐功偉績編寫成書、流傳後世,我絕不苟活於世。書成我活,書不成我死……”現在我之所以還在人世,自然是此書已經順利出版。當然這本書也傾注了親朋善友的心血,他們用仁愛助我完成善願,這不是一個“謝”字能夠表達的! 
    隨著與外界的廣泛接觸,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並不“孤獨” ,關帝的赤子遍佈全球,且有英才豪傑、仁人志士。此時方悟我是那麼的渺小,小到如一滴水,因此我渴望投到大海的懷抱,期望得到良師益友的提攜與支持……這是我的心聲! 
    2007年應臺灣“關帝桃園明聖經推廣學會”黃國彰理事長之請,為“2008年臺灣世界關公文化節”繪製“關帝聖跡”120餘幅國畫,全島巡迴展出,我欣然命筆。在長達8個多月的時間裏我夜以繼日,幾乎每天都工作到夜半兩三點鐘。如今回憶起來真的不敢想像哪來的那股力量,我相信這一定是關帝的威德冥加,否則如何能如期完成。 
    值得欣慰的是,在我即將完成這批畫作的時候,我竟然在夢中見到了關帝的聖容,他碩大無比,半身影現在雲端,用目光注視著我,我投身下拜,不住頂禮,大聲呼喊,目不暫舍,生怕他老人家隱去,彼此四目相對良久。我清晰地瞻仰他老人家的法相,他眉宇之間流露著哀憫,使我體會他那無盡的慈悲,儘管這只是一個夢境,但對我來說卻是難得的“相逢” ! 
    人的價值觀不相同,我視“弘揚關帝文化”為生命價值的體現,或許這在世人眼中是一種“執著”,但對我而言沒有比此再重要的了,我寧願將這種執著伴隨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