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關帝文化

臺灣與東山島的關帝緣

2012-11-21

世界關公文化網消息:今天,本網全文發表福建東山島林長華先生的文章,與海內外朋友分享——

文有文廟,武有武廟。文廟供奉的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而武廟供奉的是可與孔子比肩齊名的關公。在臺灣有大大小小近千座武廟(即關帝廟),這些關帝廟就是古代從海峽西岸東山島分靈而來的。

 

關帝信俗奇觀一脈相承

風光旖旎的東山島是臺胞重點祖居地,這座名聞遐邇的關帝廟,號稱全國五大關廟之一(其他四個為山西運城關帝廟、河南洛陽關林、湖北當陽關陵和荊州關帝廟),被譽為“海峽第一關廟”。東山島關帝廟始建於明代洪武20年(西元1387年),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臺灣關帝廟(宮)的香緣祖廟,信眾遍及全台。《臺灣寺廟大觀》中記載:“全台關帝廟都是明、清時期從閩南東山島的銅陵關帝廟分靈過去的。”
   1995年1月11日,東山島關帝神像出巡臺灣半年,首開直航臺灣之先例,被臺灣媒體稱為“海峽春回暖,破冰使者來”。當時臺灣《中央日報》報導說:“東山關帝廟主神關聖帝君應邀出巡臺灣,引得島內數十萬信眾,全島轟動。此乃四十多年來大陸神像跨越海峽之首例。”2009年10月29日,應臺灣高雄縣東照山關帝廟的邀請,東山島關帝神像再次赴臺灣進行為期3個月“出巡”。1992年至2012年,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連續舉辦了21屆。每一屆都有大批臺灣和海外信眾前來東山島謁祖祭拜,連戰、吳伯雄、江丙坤、宋楚瑜、王金平、廖正豪等政要名人連續多屆為關帝文化旅遊節題詞或贈匾。2005年11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將東山島關帝民俗文化公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8年,東山關帝文化節被國台辦列為全國對台交流重點項目,成為促進海峽兩岸交流交往、和平發展的重要平臺,也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臺灣朝拜團在東山關帝廟虔誠祈禱
  

東山關帝廟香火鼎盛

 

東山島姑娘在關公文化節為關老爺敬獻壽桃

 

在東山島遙望大海

 

湖北省海外聯誼會秘書長培訓班赴東山島朝聖


自古以來,臺灣各行各業幾乎都崇拜關公。在擁有2300余萬人口的臺灣,關公信徒多達800萬眾。在臺灣許多家庭乃至商家企業,常可看到廳堂正中的“頭條”位置都是讓關帝像、關帝聯給佔據著。過年過節以及農曆五月十三關帝誕辰,臺灣信眾都要隆重備辦牲禮,虔誠地在關帝像前頂禮膜拜,借此機會祈求關帝“關護”家庭、事業、前途、健康等等。臺灣這種奇特的關帝文化信俗與香緣祖廟所在地東山島百姓自古共奉關帝為祖,“戶戶皆掛關帝像,家家都是關帝廟”的信俗奇觀一脈相承。兩地民眾有共同方言、文化傳統、習慣心理以及共同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組成了一個文化共同體

 

兩岸關帝崇拜如出一轍

關帝崇拜熱不僅有著悠久歷史,而且有其歷史背景的襯托。關羽生前最大的官銜不過是“前將軍”,最高爵位不過是“漢壽亭侯”,並不怎樣顯赫。可是到了宋朝,他的地位驟然上升,被宋哲宗封為“顯烈王”,宋徽宗又封他為“義勇武安王”。特別是羅貫中的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誕生,塑造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走單騎、義釋曹、囚於禁、淹七軍、讀《春秋》、賦詩竹等令人感奮的壯舉,使關公的地位躍居歷代名將之上,成為“古今第一將”,正如一副關帝聯寫的:“漢朝忠義無雙士;千古英雄第一人。”

自宋代起,歷代君王授予關羽不少“榮譽稱號”。明代明神宗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到清末的光緒皇帝那裏,加封給關公的封號最長:“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共26個字,採用了最美好的文詞,超過了前代任何王朝。明清時期,關羽封“帝”後,所建關廟均稱關帝廟。由於皇帝的推崇,關公成了國家級的神祗,完成了他“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由人而神的改造過程,儒、釋、道三家也爭相把關公拉進自己的教門,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的關公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關公由“萬世人傑”上升到“神中之神”,成為戰神,財神,文神,農神。可以說,他是我國民間諸神中威風八面的保護神,受到朝野官民的普遍祭祀,被稱為“武王”、“武聖人”,與“文王”、“文聖人”孔子並肩而立。關帝文化是海峽兩岸儒家傳統文化核心“大一統”、“致人倫”愛國愛民思想和“忠、勇、仁、義、禮、智、信”道德精神的集大成體現,同時相容了道教和佛教的文化思想內涵,形成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千百年來,關帝已成為朝野上下共奉、三教九流同尊、四海五洲華人皆祀的萬能之神。關帝崇拜至今已成為一種超國籍、超民族、超時代、超階級和超信仰的價值趨同的文化現象。臺灣和東山島關帝文化獨具閩南區域特色和海洋文化特點,集中、典型地展示了海峽兩岸地理、血親、文化、經濟與政治軍事諸方面的關係,更是蘊涵著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重大積極意義。

臺灣關帝崇拜根在東山

臺灣著名學者林再複在《閩南人》一書中寫到:“關帝廟,被稱為‘武廟’,以激發忠誠義勇之氣……以前,關帝廟有官建和私設兩種。”可見,關公的祠廟香火在臺灣十分旺盛。關帝在臺灣還被當成具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乃至招財進寶、庇佑商賈等“萬能之神”。

 臺灣漁民對關公倍加崇拜,這有其特殊原因,臺灣四圍皆海,歷史上多以捕魚為業,由於古代科技落後,漁民常遭颱風海嘯襲擊,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故有“行船跑馬三分命”之說。臺灣漁民歷來以兄弟伯叔相稱,他們需要人與人之間有一種“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義氣,以能同心協力與無情的災害抗爭,這與關公的“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忠義思想正好合拍。因此,漁民要比其他職業的人更加崇拜關公,漁家人也更為豪爽,更重義氣。

遠古時,東山島因海退多次出現與臺灣連成一塊的景象,形成橫亙海峽的“東山陸橋”。史前人類就曾通過陸橋將古老的文明傳入臺灣。宋代,東山島守兵與元兵激戰不敵,敗退臺灣,和當地土著人共同拓荒墾業。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東山島子弟踴躍隨軍赴台,為開發臺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東山島人向臺灣移居時,大都遵循著一個習俗,離開前習慣到島上的關帝廟進香朝拜,祈禱聖帝庇佑或祈賜香火,分靈崇祀,並將關帝廟的香火袋掛在胸前或奉在船上,祈求庇佑。到臺灣後,就在當地建廟奉祀或者在家中供奉關帝。在東山島關帝廟主殿,有明末著名書法家、理學家黃道周撰書的木刻楹聯:“數定三分,扶炎漢,平吳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業;志存一統,佐熙明,降魔伏虜,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臺灣許多關帝廟裏也有這副從東山島祖廟傳去的對聯,可見兩岸關帝廟香緣源遠流長。1990年7月,臺灣宗教諮詢委員會委員李炳南教授親臨東山島關帝廟考察,當他看到黃道周撰寫的這副關帝楹聯真跡,慨然斷言:“臺灣關帝信仰文化正源於此。”原來,臺灣許多關帝廟楹聯與黃道周撰寫的這副關帝聯大同小異,原先臺灣信眾不知出於何時何地何人所撰,李炳南教授東山島之行終於覓到了謎底。

歷史上,東山島與臺灣兩岸海運業十分發達。明萬曆年間,有位陳姓船主將船中奉祀的關帝神像送到臺灣鳳山(現高雄市)並建文衡殿,成為臺灣南部最早關帝廟。清嘉慶年間,東山島關帝廟分靈到臺灣北部,在礁溪建廟供奉,成為臺灣北部最早的關帝廟。隨著墾拓事業的發展,村莊社落不斷出現,臺灣關帝信仰文化也從縣城鄉鎮傳播到僻遠的漁區,直至遍佈全臺灣,成為位列全島第二位的文化信仰。不僅如此,明末清初臺灣許多地方修建關帝廟還特地到東山島請泥水匠、雕塑家。

今天海峽兩岸科學進步,社會昌明,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照說人們的思維定勢、價值取向應該早已替代陳舊的崇信。但是兩岸關帝信眾認為,關公對國以忠、待人以仁、處事以智、交友以義、作戰以勇,這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忠、義、勇、孝、悌、信的傳統美德。它不僅符合了封建禮教所奉行的道德準則,同時也是平民百姓的一種基本的做人道理。儘管抹上了一層封建色彩,但是關公這種人格力量、風骨和氣節多少在驅使著炎黃子孫胸懷民族感、愛國心,難怪乎他們對關公寄予無限的崇拜、由衷的仰靠、慷慨的敬奉,以至乞求他“神靈”的護佑。促進和增強兩岸同胞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具有的新價值和新作用,這正如于右任先生生前為關公廟的題聯中所說:“‘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  攝影:朱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