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關公文化網消息:10月31日,越南華裔李瑩蔚應澳門大學校友會邀請,專程赴澳門演講關帝文化。
李瑩蔚是越南胡志明大學高材生,當年以“文科狀元”身份考入胡志明大學中國文化系,在大學屢屢獲獎。畢業後,考入中國銀行胡志明市分行,現爲行長秘書。
李瑩蔚在澳門演講關帝文化
右起:澳門大學校友會理事長葛萬金、湖北省委統戰部海外中心主任朱正明、澳門大學校友及發展辦公室主任黃炳銓、澳門大學校友會會長歐秉光、越南胡志明市中國銀行行長秘書李瑩蔚、香港文化學者馮威廉在開幕禮上
31日下午,在澳門皇庭海景酒店會議大廳,身著越南國服的李瑩蔚,爲來自港澳臺和大陸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及民衆演講了“關公--伽藍菩薩”。
李瑩蔚說:今年年初,我寫了一篇“關公文化與佛教文化的關系”,得到“關公網”和“世界關公文化網”的發布,之後更有幸獲得朱正明先生的推薦,讓我擔任第三屆澳門國際關公文化論壇的主講嘉賓。關公以“忠義仁勇”著稱于世,上至一國之君,下至黎民百姓,無不知曉。關公在儒教,釋教(佛教)和道教中都有崇高的地位。
李瑩蔚說,今年9月1日,我前往位于越南胡志明市富潤郡有名的華人佛寺“華嚴講寺”拜訪釋傳強住持,我向住持請教了一個問題:“佛教中的伽藍菩薩聖衆,是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而伽藍菩薩聖衆以關公爲代表,爲什麽以關公爲代表呢?”這位住持回答說:“伽藍菩薩聖衆共18位伽藍神,但就以關公爲代表神,是因爲其他神是世俗的眼睛所不能看到的,唯獨關公是真正存在過的曆史人物,有史書記載。”
香港關氏宗親總會主席關民鋒向李瑩蔚贈送關帝文化資料
在回顧了關公在湖北當陽玉泉山皈依佛門的故事後,李瑩蔚說:如今這個社會,如何返璞歸真?確實是一個高難度的問題,幸好我們還有佛法,還有佛法護法。關公在世時,專心鑽研《易傳》《春秋》,貫徹實踐孔孟之道,關公離世後,發心皈依佛門,修“出世間法”,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與孔子、孟子並沒見過面,但是他們的說法和道理卻英雄所見略同。關公,以其“佛教護法神”的儒教傳人的身份,要在這個末法時代履行職責,發揚佛法,教化世人,確實任重道遠,我個人認爲:作爲弘揚關公文化的參與者,必須自覺地負起“以身作則、傳達正能量”的責任。
對佛教一知半解的人,會以爲信佛就要出家,出家就不能克盡忠孝,其實不然,佛教裏頭有兩種修行: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在家修行的人並不需要斷除六根,他們有家庭,有工作,要面對社會的挑戰,但只要誠心修行,心中有佛,不因爲種種誘惑就迷失自我,其心就是佛心了,另外,即使出了家,也並非真正的離開家,出家人還是能夠盡忠盡孝,其實佛教裏面所說的斷六根,最主要是針對于男女之間的“情欲”,因爲情欲是人之五欲中最熾熱的,最難斷的,也是最影響人的修行,其余的如忠于國家,孝順父母,出家人仍然要堅守的。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經文的開頭是:“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于人道無愧,可立于天地之間,若不盡忠孝節義等事,身雖在世,其心已死,是謂偷生。”今天,我就要講關于“忠孝”方面,我把關公的“忠義仁勇”簡縮成“忠孝”來論述,是因爲在佛法中,本身這個“孝”,就涵蓋了“義、仁、勇”。
除了忠于國家以外,還要忠于單位,忠于上司,職場中的“忠”,是忠于正道,忠于道德,有道德的事情我會做,沒有道德的我不做,出賣公司,是叛逆,我不做;公司給你足夠的福利,你不知回報,還整天想著跳槽,坐這山,望那山,這是沒有“感恩之心”,我也不會做。
有人會認爲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忠”已過時,但我們不妨想想看:一個用人單位招聘人的時候,通常會關心應聘者有沒有經常跳槽,跳槽頻繁的人,會被人認爲能力不佳,或態度不好,于是把這個人的簡曆列入“不優先考慮”的名單裏。
銀行界裏有個原則:如果你在甲銀行工作了一段時間,熟悉了一些客戶,某天你轉到乙銀行工作,你不可以把你以前在甲銀行工作時認識的客戶拉過去,雖然你已經換了工作單位,但也得遵守“忠”的原則,這樣才能獲得甲銀行的好感,乙銀行的重用,因爲用人單位都不是笨,你能夠違背昔日的雇主,日後你也一樣能夠違背他們。每個用人單位,都十分注重忠的人,可見“忠”在當前的社會,仍然絕對能夠派上用場。
“忠”還要忠于信仰,忠于朋友,忠于感情;忠于信仰指的是:一旦接觸到正法,知道這是正法,就要相信和奉行,且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信仰,因爲如果連信仰正法都能夠改變的話,那麽還有什麽是不會改變的,不斷地改變信仰,活著就會很累,而且永遠不能覺悟,因爲沒有穩定的思想,就沒有定向,沒有定向沒有目標,豈能覺悟?
說到忠于朋友,相信大家會馬上想到關公的義簿雲天,對自己的手足朋友忠心至死不渝,對幫過自己的人感恩不忘。佛教,對朋友方面又有何講究呢?我們來看看《過去現在因果經》:“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過失,輒相諫曉;二者,見有好事,深生隨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棄舍。”,“在于苦厄,不相棄舍”正是忠于朋友的表現。
說到忠于感情,這裏所說的感情,不是一時的觸感,而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的關系,不少年少輕狂的青年們,聽別人說要“忠于感情”,就會以爲一旦喜歡上某人,就要對這個人“忠心耿耿”,即使被拒絕,被不屑一顧,還要一味盲目追求,其實這是“愚忠”的表現之一,並非真正的“忠于感情”,“忠于感情”的前提是:值得珍惜值得把握的感情才去珍惜和把握,千萬別把難能可貴的“忠于感情”變成毫無意義的“感情愚忠”;
剛才我講了“忠”,現在要說到孝,孝是至關重要的話題。佛教把孝分成三種層次,一般的是指奉養父母,使父母不會饑寒,生病時有依靠,是小孝;使父母光彩愉悅,光宗耀祖,是中孝;引導父母向著正法,遠離邪惡,甚至讓父母得到解脫,免墮惡道,是大孝。
民間普遍認爲:“父母造福,子女享福”,其實在佛法中,子女也可以造福給父母享受的,子女行善,求給父母得善果,這個“善果”,不限于只有父母在世才可以得到,甚至已往生極樂世界的也能夠得到,因爲在佛學裏,離世是新生命的開始,軀殼雖壞,神識尚存,在此我不詳細談論佛學的生死觀,主要是談論“孝”是自己行善,求給父母享福,行善包括許多方面:布施、感恩、寬恕、憐愛等,所以,行善本身就包括了“義、仁、勇”。
關公的雙親在世時,他一直陪伴在父母身邊,侍奉父母,勤學習詩書,練習武藝,把自己鍛煉一個既有知識,又強身健體的男子漢,關公在他的村鄉裏,廣積善德。佛法雲:“若要生孝順子女,首先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關聖帝君覺世真經》裏也主要論述“報應昭彰,不爽毫發”,佛教是最講究因果的。關公年輕時盡了孝道,後來他的兒子、女兒也仿效他,一家人都是忠孝之士。關公走麥城時,他的兒子關平一直陪著他,與他同生共死。關公被害後,他的女兒關銀屏(即“關三小姐”)爲向吳國報仇,拜趙子龍爲師,竭盡全力練習武藝,練成好武功之後,正逢南蠻來犯,關三小姐和其丈夫李蔚隨同諸葛亮丞相前往俞元平南蠻,最終立下大功,之後,關三小姐和他的丈夫留在澄江,把蜀國文化傳播到這個地方,成爲文化外交官,關三小姐很想念父母親和故鄉,每天早上登上金蓮山的山坡,一邊遠望北方,一邊梳理晨妝,這也是孝順的表現。
“百行孝爲先”,一個有孝心的人,自然有智慧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有句話說:“世間上再壞的人,只要他有一點孝心,亦能有覺悟的機會。”比如一個人被別人激怒,生起嗔心,想教訓別人一頓,但想到別人有父母,如果他們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子女受傷,父母肯定會很痛心,自己想到自己也有父母,自己父母也疼愛自己,自己是父母的命根,這個時候,其嗔心就會逐漸熄滅。
李瑩蔚最後說,孝順,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愛我們父母的同時,也應敬愛別人的父母,同時,也應好好教育下一代,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才能光宗耀祖。關公早已進入佛道,成爲護法,我們敬仰關公的朋友們,應該多了解佛教;信仰佛教的朋友們,也應該多了解關公文化。
澳門特區政府何超明檢察長、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文教部副部長張曉光、澳門大學副校長程海東及兩岸三地企業家和有關專家學者到場典禮祝賀。
李瑩蔚小姐的演講,文靜平和,有理有據,親和力強,博得在場聽衆的熱烈掌聲。大家都親切的稱呼李瑩蔚是“越南美才女”,“越南關帝文化使者”。
(整理:朱正明 攝影:朱正明 鄧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