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關帝文化

陝北榆林:朱正明尋訪長城沿線關帝文化

2016-09-13

  

据中国新闻社消息:世界關公文化專家、攝影家朱正明,9月中旬專程赴陝北榆林各地,尋訪傳播中華關帝文化。
   陝北榆林是中國長城重鎮,榆林明長城蜿蜒數百公里,現仍存烽火臺200多座。素有長城三大奇觀的鎮北台,就巍巍坐落于榆林市北郊。七十年前,毛澤東在這裡吟誦了“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的千古詩篇。
   由於官方推崇和民間信仰,關帝崇拜隨著邊兵進駐榆林逐漸興盛。明弘治五年(1492),榆林首建三義廟。隨著榆林古城不斷擴建,榆林古城東西南北都建起關帝廟。榆林境內的明長城,沿途36座軍事城堡,幾乎都建有關廟,而在州縣鄉村,更是少不了關帝殿堂。據榆林市關公文化研究會最新統計,全市現存大小關帝廟286座。
   榆林百姓稱關公為老爺,“老爺”一詞表達了老百姓對關公的虔誠、尊崇與敬畏。每年春秋兩季,各地紛紛舉辦廟會和物資文化交流,民眾以關帝廟為中心,上香許願,佈施抽籤,舉辦展覽,期待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強。


文化学者朱正明(右)向榆林关公文化研究会会长任富福(左)赠送《走遍天下访关圣》专著(杨兵兵摄影)


榆林市关公文化研究会会长任富福(中)在沙沙墩关帝庙与管理人员交流(朱正明摄影)

十三敖包供奉着成吉思汗和关老爷(朱正明摄影)

榆林长城沿线的凤凰山关帝庙(朱正明摄影)

榆林长城沿线的凤凰山关帝庙(朱正明摄影)

镇北台下的关帝庙牌坊和关公铜像(朱正明摄影)

朱正明向榆林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高岖赠送关帝文化专著


榆林市西北20多公里的井克梁村,有一個金克山敖包,關公、成吉思汗同供在這個殿堂,已有100多年歷史。這裡一年一度的傳統廟會,每年吸引數千名蒙漢民眾參加。大家在關帝廟前賽馬、摔跤、扭秧歌、唱大戲,祭拜英雄,比春節還熱鬧。榆林市關公文化研究會會長任富福介紹,井克山的十三個敖包,最大的第十三敖包為成吉思汗的大將木華黎墓。十三敖包盡頭,就是關帝廟大殿。關公、成吉思汗、木華黎幾百年來在金克山被蒙漢民眾共同祭拜,這是蒙漢一家親、民族大團結的象徵。
   據悉,北京歷代帝王廟供奉79位傑出文臣武將牌位,元代唯有木華黎一位。而關公,是歷代帝王廟唯一有塑像的英雄。
   經朱正明先生與當地政府商議,擬將榆林東山關帝廟與福建東山關帝廟結為友好單位,推進沿海與內地的關帝文化交流發展。
   此前,攝影家朱正明曾赴嘉峪關、八達嶺、金山嶺等長城關隘尋訪拍攝關帝文化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