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關帝文化

荊州古城:臺灣祀典武廟在關羽祠認祖歸宗

2016-12-22

世界關公文化網消息:據中國新聞社電(記者曹旭峰)12月20日,臺灣祀典武廟(大關帝廟)“認祖”湖北荊州關羽祠儀式舉行。
   當天,臺南祀典武廟朝聖團團長、祀典武廟(大關帝廟)顧問林炳男,將從祀典武廟帶來的香灰與荊州關羽祠香灰“合爐”一處,供奉於大殿之上。林炳男先生和臺灣關公文化學者何錦榮先生、黃秋燕女士、何詩敏先生一行在大殿向關帝敬香認祖時,淚流滿面。朝聖團還採集了卸甲山關羽祠泥土,帶回臺灣廟殿供奉。
   “25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祀典武廟香火祖源,也曾在福建東山島尋訪,但沒有找到香源根據。經過臺灣眾多專家學者查閱大量歷史資料論證,並請大陸學者協助考察,現在終於‘認祖歸宗’了。”林炳男激動地說。
  “臺南祀典武廟有350多年歷史,是臺灣最古老的關帝廟之一,是臺灣700多座關帝廟中,唯一的臺灣一級古跡。”曾五次赴臺灣考察關帝文化的學者朱正明先生說。
   “祀典武廟以前只是春秋大祭對官府開放兩次。1991年,祀典武廟正式對民眾開放。但是,對於關帝廟‘祖源地’一直不清楚。”林炳男說,後來,臺南大學教授陳緯華、臺南古都電臺主持人劉采妮、復旦大學王崗副教授等學者,發現了臺灣出版的清《江陵縣誌》,又通過臺灣中華弘道協會總會長陳展松、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朱正明、荊州市政協常務副主席羅清洋等找到明代《荊州府志》,詳細記載荊州卸甲山上的關羽祠,才揭開了神秘面紗。


臺灣朝聖團在關羽祠查看荊州古城模型

 

荊州關羽祠大殿供奉的關公

臺灣祀典武廟顧問林炳男(左)與荊州關羽祠管委會顧問劉於東(右)在卸甲山關羽祠見面,緊緊握手

臺灣朝聖團在關羽祠祭拜關公赤兔馬

臺灣朝聖團林炳男團長在荊州關羽祠大殿將兩地香灰合爐

臺灣祀典武廟朝聖尋訪團在荊州關羽祠敬香認祖,滿眼含淚

臺南祀典武廟供奉的關帝聖像


 

關羽祠管委會主任劉燕(右)與祀典武廟朝聖團交流兩岸關帝文化

 

湖北省關公文化交流協會向臺灣朝聖認祖團贈送橫幅


據專家考證,當年關公鎮守荊州,凱旋歸來時,在荊州城南一座山上卸甲並靜讀《春秋》,此山後被命名為卸甲山,後人在卸甲山建關羽祠以示紀念。其後,關羽祠被侵華日軍毀於戰火。
  
據明嘉靖《荊州府志》等史料記載,明末寧靖王的長陽府就建在荊州古城卸甲山下。後因戰亂,寧靖王輾轉從廈門渡海到金門,後來到臺南,將荊州王府中的關帝帶到臺灣,在府中設壇供奉,這是祀典武廟的初始。

荊州關羽祠管委會主任劉燕表示,此次臺灣祀典武廟成功“尋親”,對荊州關公文化發展意義重大,對鄂臺關公文化交流將產生積極意義。
  荊州為關公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關公曾鎮守荊州10年,首築荊州城垣,後世留下了關府、得勝街、點將臺、跑馬泉、關羽祠等眾多遺址及軼聞。(攝影:朱正明)